印尼一家公司与一家中国公司将合作兴建一家mRNA型(信使核糖核酸疫苗)COVID-19疫苗工厂。郭建义商业和信息学研究所(Institut Bisnis dan Informatika Kwik Kian Gie)的高级经济学家希萨尔·西拉伊特(Hisar Sirait)于8月26日称,外国资本流动组合将为我国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医疗和非医疗就业。希望工厂不仅生产COVID-19疫苗,而且必须能够为生产其他疫苗提供研究空间,以便加强和保障卫生部门在疫苗供应的能力。
希萨尔通过兴建疫苗工厂的计划,传达了就外国企业直接在制药部门投资的若干说明。

首先,引进的疫苗开发技术必须向印尼方面提供技术转让保证。在两年内,这项技术应转让给印方。第二,必须确保提供疫苗的研发机会,让印尼专家有机会进行国际研究。政府需要确保印尼专家参与规划、建立和生产,以便通过这一机制实现技术转让过程。第三,还必须发挥私营部门和国内疫苗生产商的作用,以便建立印尼-中国合作工厂的乘数效应能够对加强卫生部门,特别是各种疫苗产品的供应。
在此前的报告中,政府表示将从明年开始生产两种COVID-19疫苗,以满足国内需求。2022年4月,印尼将生产一种mRNA疫苗,该疫苗是与印尼公司和中国公司合作生产的。另一方面,2022年5月至6月,还将生产由五所大学和两所机构研发的Merah Putih品牌的本国疫苗,以满足国内疫苗的供应。

希萨尔评估说,政府承诺同时生产这两种疫苗,是增加疫苗供应的明智步骤。他希望Merah Putih疫苗的生产商能够与将要建立的工厂合作,通过联合研究在开发方面进行合作。他说:”如果可能,红白疫苗生产商将携手建立疫苗工厂,通过科技和基础设施的合作。希萨尔还建议,建立一个疫苗工厂应该能够与生物法码作为一家从事制药行业的国有企业建立协同效应。这种协同作用将鼓励促进健康研究和研究结果,这对印尼医疗发展的可持续性将产生积极影响。此前,2021年 2月5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印尼对华合作牵头人、海事和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Luhut Binsar Pandjaitan)通电话时曾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印尼疫苗需求,愿继续与印尼深化疫苗合作,为印尼国内抗疫提供助力。此外,王毅于2021年3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将对东盟进一步提供抗疫支持,包括提供疫苗,支持印尼建设东南亚疫苗生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