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住在印尼雅加达城区槟榔社街。
我家对面人家以及左邻右舍都是进步人士,后来长大了才知道他们都是非常有名的大人物:对面是进步报刊“新报”的总编, “中华总商会”主席、鼎鼎大名的宋中铨先生;左邻是印尼知名学校“吧城中学”校歌中文填词庄劲民老师(庄淑真老师的父亲、郭温和老师的岳父大人);右舍是在华中学校任教的资深教师彭仲良老师。因为处在这样的环境,我顺理成章地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 进了当时的进步学校——附近的“广仁学校”。
我小学唱的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南泥湾》、《高高的兴安岭》、《北风吹》。 小小年纪就签了名要抵制外国货,不看外国片,不听也不唱西洋歌曲, 穿工人裤,梳中国式的辫子, 还要扎红头绳儿呢!总之,就是听校长和老师的话:要正直与朴素。认为皮肤粗糙的双手才是世上最美的手;绝对不买外国货,拒绝西洋文化。我直到上高中还坚持遵守这个承诺!
由于印中双重国籍的问题,有一段时间我们上不了学在家闲着。那时也正值情窦初开,荷尔蒙发威,开始叛逆了。我就跟我的发小好友巴中59届潘美云同学偷偷地去新巴刹大街的Globe 戏院看西洋电影—April Love!片里动听的插曲、演员精湛的表演、剧情感人的内容把我们俩深深地吸引住了,欲罢不能!我们开始找西片看了:《乱世佳人》、《罗马假日》、《魂断蓝桥》等等。啊,外面的世界原来竟然如此精彩!于是小时候许下的承诺,便被抛之脑后。
为了理想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父母亲,离开了所有的一切奔赴遥远的地方。坐了13天的船,迷迷糊糊下了船后,眼前的景象是这样的陌生又亲切。突然传来歌曲:《社会主义好》、《大海航行靠舵手》、《我们走在大路上》……此时此刻我心里才明白,我是要在此学习、 工作 、献身一生!随着时间的推移 ,歌曲换成了《东方红史诗》, 后来还听了《样板戏》,再后来惊喜的发现能听到刘淑芳的《西伯捏》、《西班牙女郎》、《山楂树》,这不也是西洋歌曲名吗?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又来到美丽的香港。第二天友人带我去看电影,整个戏院播放优雅的《风从哪里来》和《往事只能回味》,又让我似梦似醒,兴奋不已。在做家务时,电视机播放非常动听的歌,歌手一面划船一面唱 yesterday 放下手里的活儿,坐下来静静地听,感到无比的享受。再后来又听了电视机播放周璇的《花好月圆》、《五月的风》、《叮咛》,姚莉的《春风吻上我的脸》、《心星相印》、《玫瑰玫瑰我爱你》 ,白光的《我等着你回来》,龚秋霞、陈娟娟的《祝福》、林黛和严俊的《春天不是读书天》,钟情的《千里明月寄相思》等的歌曲。
现在的我感到非常幸福和享受,我可以通过卫星收看多个中国电视台,好歌曲的节目源源不断:中国好声音、中国音乐台、民歌自黄河来。好歌手不断地出好歌,真是给了我生活上的幸福和心灵上的满足!
我希望这些歌曲能陪伴着我一直到走到另个世界! 承诺的改变,见证了历史。
.jpg)
——作者:陈美致(雅加达)